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 | 江小英:特殊儿童主题绘本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下)

江小英 绘本教学 2021-05-26

特殊儿童主题绘本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下)

文/江小英

(二)基本模式

本研究精选优质的特殊儿童主题绘本,通过互动式分享讲读,设计讨论、表演、游戏以及延伸活动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形式,吸引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同时辅以适当的奖励方式,对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同伴关系进行干预。干预尤其要注重从情感层面上促进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通过共读绘本,让普通儿童产生认同、净化以及领悟,内化为自身的认识、人格和内在需求,转为由内在动机驱使的实际行为,图1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绘本干预的模式。



1.精选优质主题绘本是绘本干预的前提

绘本干预是一种以绘本为核心的干预,所以选择适宜的绘本是重要的前提,需要特别慎重对待。因为选书不准,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为其错误的观念增加合理性。胡静怡(2009)在小学六年级进行同伴接纳态度的干预,选择绘本的原则一是难易度,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角度和能力,二是主题性,选择针对同伴互动、包容、欣赏他人与尊重他人相关主题的绘本。研究者精心挑选经典优质之作,能够与儿童阅读能力相适应,辩证的描述残疾儿童的形象,以智障儿童为主兼顾各种残疾儿童类型,文字优美,图画精美,故事性强、富有趣味性。

2.互动式分享讲读是绘本干预的关键

互动式分享阅读是以启发式问题推动阅读进程,鼓励孩子尽情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在与他人分享读书感悟时获得情感支持。互动式分享阅读强调“分享”比“阅读”更为重要。无论述阅读治疗还阅读活动的开展都倡导互动性,绘本干预更是如此。本研究中,互动式分享讲读是绘本干预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互动主要指的是干预实施者、绘本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引导儿童仔细观察绘本中图画的细节,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认真思考绘本中人物内心所思所想,勇于表达对人物态度和行为的看法。分享主要指的是儿童之间或者师生之间一起平等交流阅读感受,倾听和尊重每个人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不以干预实施者的分析代替儿童的解读,不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儿童的思考,不以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体验,增强儿童对绘本中人物的情感经历和价值取向的感悟和理解,让绘本中的故事和儿童的内心联系起来,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勾连起来。讲读主要是指成人与儿童共同阅读绘本,参与、支持儿童绘本阅读的活动,包括讲述、朗读、讨论、探究、鉴赏等多种元素与方式。绘本是图文结合起来讲述故事,讲读过程中,干预者根据自己对图画和文字的理解,即兴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讲解和描述。

3.多元化参与形式是绘本干预的重点

多元化参与形式是绘本干预的重点,干预者在引导儿童充分享受阅读乐趣的基础上,综合采用独立回答问题、集体回答问题、集体朗读、轮流朗读、游戏、角色表演、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每个儿童全面和充分参与,并将这些活动融入互动式分享讲读之中。其中儿童最喜欢的三种参与方式是游戏、观看视频和角色表演。

4.适当的奖励方式是绘本干预的保障

适当的奖励方式是绘本干预的保障。英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通常会采用适当物质奖励的办法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干预过程中,研究者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激励儿童,儿童更喜欢来自教师的奖励,喜欢物质奖励甚于精神奖励。

(三)结果分析

融合教育背景下对于同伴关系的研究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欧美等国有专门的“融合专家”或融合促进师来负责推动,其中最常采用的有效方式是以融合主题绘本为媒介,经由教师设计的系统活动,引导普通儿童逐步接纳特殊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悦纳的情感和积极的行为。


我国研究者范秀辉(2012)运用特殊儿童主题绘本有效促进了对学前儿童对肢体残疾儿童的接纳。本研究采用自编《融合教育学校残疾学生同伴关系问卷》进行前后测,问卷包括同伴接纳态度问卷、同伴提名问卷、友谊提名问卷、友谊质量问卷4部分。研究发现,干预前,对照班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同伴接纳态度优于实验班,2个实验班的特殊儿童在班级中同伴接纳水平低;干预后,实验班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态度显著高于对照班,实际的同伴接纳水平有所提高,其中1名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友谊关系。在未干预的自然情境下,对照班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善,而是基本维持原有水平,甚至恶化。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大部分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态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在与特殊儿童相处的实际生活中,已经产生行为上的改变,从排斥、疏离逐渐走向接纳,甚至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关系。说明多数儿童对特殊儿童主题绘本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产生了认同,能够对绘本中的人物产生同理心,从而达到净化,甚至领悟的层次,并产生持久的变化。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没有定型,在阅读中容易顺利完成认同、净化、领悟等心理过程,阅读治疗对他们比较有效。


同时,研究发现,小部分(13%)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态度反而降低,处于排斥和疏离的状态,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可能这些普通儿童对绘本所蕴涵的理念尚未达到领悟的层次。阅读治疗理论认为,不是所有读者在阅读时都会产生领悟,很多人在阅读时最多达到对作品、作者的净化而已。阅读治疗对那些有读书习惯的儿童和成年最有效。阅读治疗的正向作用往往来时如抽丝,不易感觉,且起效较慢。二是特殊儿童在干预期间行为及学业方面的表现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行为,社会技能也相对缺乏,从而影响到普通儿童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三是在未干预的自然情境下,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可能趋于恶化,绘本干预时间有限,虽未能完全防止此类现象的产生,但已经减缓了同伴关系的恶化速度。

同伴关系是双向互动的,改善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并非一蹴而就,即使是普遍受到儿童喜爱的绘本干预方式,也需要实施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良好的维持效果;还需要矫正特殊儿童问题行为,提升特殊儿童社会技能的水平,才可能达到全班每个成员真正理解、尊重、欣赏、接纳特殊儿童,从而提升融合教育的成效。

江小英老师正在给孩子们讲授绘本

  本文作者

江小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2017.08.02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